堤頂大道一段(新湖二路至港墘路)預計114年6月17日至28日夜間封閉道路進行路面更新施工,屆時請用路人配合改道行駛

為辦理堤頂大道一段(新湖二路至港墘路)路面更新作業,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預計自114年6月17日至28日夜間22時至翌日06時封閉道路進行路面銑鋪施工,須請用路人配合改道行駛,屆時請用路人依現場義交人員指引通行,以維交通安全。

 

新工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臺北市堤頂大道一段為內湖、中山、士林等地區往返東區的市區快速道路,由於部分路面已老化、龜裂、破損情形嚴重,為確保用路人通行時能更舒適,新工處經檢討後列入今年度計畫辦理更新改善。考量堤頂大道白天之車流量,新工處規劃於夜間交通離峰時段分段辦理施工,採單向車道全面封閉,用路人須配合改道行駛,另新工處也於堤頂大道前方路口設置改道相關指示牌面,實施交管時也有派駐義交人員導引駕駛改道,請用路人多加留意各項告示指標牌面,並依現場義交人員指揮改道通行,以維行車安全。

 

新工處工務科東區工務所主任王志順表示,本次雙向路面更新面積約47,673平方公尺,預計於114年6月17日至28日期間(遇雨順延),利用夜間22時0分至翌日凌晨6時0分進行施工,其施工區塊及交管措施說明如下:

1.   第一階段北向車道:114年6月17日至22日,封閉環東大道下堤頂匝道,車輛提前改下舊宗路匝道,請用路人多加留意各項告示牌面,並依現場義交人員指揮改道通行,以維行車安全。

第1-1區塊(新湖二路往民權東路六段快車道) 

第1-2區塊(民權東路六段至舊宗路二段121巷)

第1-3區塊(舊宗路二段121巷至港墘路路口) 

2.   第二階段南向車道:114年6月23日至27日,封閉堤頂大道一段往南車道,車輛請改道瑞光路、舊宗路,請用路人多加留意各項告示牌面,並依現場義交人員指揮改道通行,以維行車安全。

第2-1區塊(港墘路至舊宗路二段135巷) 

第2-2區塊(舊宗路二段135巷至民權東路六段)

第2-3區塊(民權東路六段至新湖二路) 

3.   第三階段北向慢車道:114年6月28日,往北慢車道施工封閉,車輛請改道民善街、新湖一路、舊宗路,請用路人依現場義交人員指揮改道通行,以維行車安全。

第3區塊(新湖二路往民權東路六段慢車道) 

 

王志順最後補充說明,施工期間給用路人帶來不便,新工處在此請市民朋友們體諒,並會以最嚴謹的態度讓工程儘早完工,提高公共設施的服務水準,也提供給市民更舒適的生活空間。

  • 圖1堤頂大道一段(新湖二路至港墘路)路面更新範圍圖
  • 圖2堤頂大道一段路面銑鋪更新交維管制示意圖(第一階段北向車道)
  • 圖3堤頂大道一段路面銑鋪更新交維管制示意圖(第二階段南向車道)
  • 圖4堤頂大道一段路面銑鋪更新交維管制示意圖(第三階段北向慢車道)
Posted on

114年度優良社區選拔活動開跑 獎勵山坡地自主防災社區

  為提升山坡地社區對水土保持與自主防災的重視與實踐,大地工程處辦理「114年度優良社區選拔活動」,6月13日起至7月31日止開放報名,誠摯邀請臺北市山坡地社區踴躍參與,共同打造安全永續的生活環境。

  大地處邀請五大技師公會及水土保持與防災領域之專家學者,深入社區進行實地勘查與指導,講授防災觀念與實務技巧,協助社區全面提升自主防災能力。

  大地處坡地住宅科科長徐瑞億表示,今年的頒獎典禮將與優良公寓大廈頒獎典禮合辦,訂於114年10月31日於市府一樓中庭舉辦,對於管委會用心維護良好之居住生活環境,打造永續家園,皆為表揚獎勵之表率,展現市長政策白皮書重視「樂活宜居」之決心,並於典禮當日於中庭進行優良成果展示。

  選拔標準聚焦於社區水土保持設施之「管理」與「維護」兩大面向,因應不同社區現況,活動將分為兩組進行評比:包括設有水土保持計畫的「水土保持組」,以及尚未設有計畫的「坡地保育組」,期望以公平且具彈性的方式展現各社區的努力成果。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誠摯邀請各山坡地社區踴躍參與此次選拔活動,共同提升防災韌性,攜手守護我們的家園。

活動選拔辦法可至大地處網頁(https://www.geo.gov.taipei/)下載報名簡章,活動內容如有疑問,請電洽大地工程處坡地住宅科,連絡電話:(02)2759-3001轉3614(張小姐),或國立臺灣大學,連絡電話:(02)3366-1711轉10(陳先生)或轉30(陳小姐)。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歡迎查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www.geo.gov.taipei/)自行下載使用。

  • 圖1、114年山坡地優良社區選拔海報
  • 圖2、113年度頒獎典禮大合照
Posted on

永續宜居臺北再邁進 碳匯增量辦法正式上路

  臺北市政府繼114年1月22日通過「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後,5月8日再度公告「臺北市碳匯經營增量辦法」,已於6月1日正式施行,是地方政府首度將碳匯增量策略落入法規,期待臺北市能締造與生態永續共融的宜居城市。

  大地處表示,環境中有很多可儲碳的自然碳匯,包含森林、濕地及農地等碳庫,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除了減碳措施以外,透過增匯抵銷過多的碳排量亦是重要手段之一。大地處評估盤點臺北市可增加碳匯的自然地景,整合後提出5大增匯策略,包含加強森林經營、新植林木、以自然解方保育濕地、透過宣導及媒合增進農地碳匯,以及推廣木製產品使用及再利用,除仰賴相關單位共同推動,也希望引發全民重視。

  森林遊憩科科長吳宜穗說,增匯最困難部分在於碳含量的計算,考量實務及通用性,計算方法主要還是依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及中央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的量測機制,避免過於窒礙難行,並真正使增匯政策落地生根。

  大地處近年為增進碳匯及宣導森林經營理念,已陸續辦理造林潛力地點盤點、於審查水土保持計畫時鼓勵造林,並積極媒合企業認養,如優納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認養圓山風景區造林、長虹教育基金會協助復育劍南山火燒跡地,期望提升民間參與淨零意願。現今溫室效應已成惡性循環,氣溫逐年增加只會增加更多耗電及碳排量,不論減碳或增匯現在需要全民善盡義務化為行動,為永續一起努力。

  如企業對認養造林有疑問歡迎詢問,另想瞭解更多森林經營相關資訊歡迎至永續森林專區(https://www.geo.gov.taipei/cp.aspx?n=6D22646E4785BB49);環境教育資訊歡迎關注臉書專頁「臺北大地誌」(https://zh-tw.facebook.com/Taipei.GEO/)。

P.S.如需引用相關圖片,請至「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網站(https://www.geo.gov.taipei/)參考下載。

  • 臺北市多次針對增匯方針研商,於114年6月1日正式將5大策略納入臺北市碳匯經營增量辦法。
  • 為宣導森林應該要加強經營,大地處率先示範,定期撫育及修枝新植林木,以維持優美樹型。_調整大小
  • 大地處營造大崙頭山森林經營示範區,以定期提供教育訓練,傳遞正確經營知識。_調整大小.JPG
  • 市民一同體驗植樹節種樹活動。_調整大小
  • 大地處媒合企業認養造林,加速營造城市綠碳。
Posted on

熱天个時節‧成果展暨微酵市集 多元跨域課程 臺北客家書院展現學習成果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營運的臺北客家書院(以下簡稱書院)將於6月14日(六)下午2-5時,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熱天个時節‧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暨微酵市集」,以客語「熱天」(ngied tienˊ   夏天)之意,呼應時序節氣及書院學員們對於終身學習的熱情與活力。當天設立動、靜態成果展、音樂舞蹈表演、客家工藝手作物的免費體驗外,還有客家與小農綠色特色市集、客語互動學習及動態教學體驗攤位等;更跨單位合作,結合公益視障按摩、消防宣導,豐富活動邀請民眾共同參與!

 

終身學習呈現多元活力

職人講師獻藝與市民同樂

  臺北客家書院114-1期成果展,綜合當期課程規劃及近期關注議題的心得,揉合客家文化與「永續發展」、「親子學習」,提供跨領域學習體驗,展現各領域中客家文化與永續結合的成果。當日活動分四部分進行,第一是舞台區的「表演活動」,由客家書院的師生以二胡與中國笛演繹國樂及客家經典樂曲、客語流行歌曲與改編短劇相互打擂台,還有精彩的自製大襟衫走秀及傳統客家八音演奏;並特邀新生代客語演唱團體《彤溫岑二重唱》帶來活潑演出。

  

       書院攤位活動,將以17組攤位展示精彩成果,並由職人講師帶領民眾進行客家×永續×工藝免費體驗活動(名額有限,請先於官網報名登記https://www.tphkc.org.tw/),動靜並陳展現終身學習與成人教育的多元性。民眾可在四縣、海陸腔客語攤位猜謎,在唸謠的互動遊戲中學習客語;本次亦有客語結合瑜珈之動態體驗,歡迎大家前來報名,玩遊戲學客語!

部分攤位現場完成客家公園相關粉絲團按讚打卡或攤位任務者,還可獲得限量禮物乙份。

微酵野餐日╳居家安全╳暖心公益

客家社群展現社會及永續關懷

  活動當天將辦理微酵市集,從上午10時陸續開攤到下午5時,由竹夢市集 × 水花園農學市集延續本會關注永續發展議題,結合夏日生機盎然的綠色元素,市集以客家文化、客庄物產、傳統工藝結合關懷土地、友善環境、綠色餐飲,透過實際行動實踐關懷我們的環境與社會。

  

        為了響應SDGs目標3:健康與福祉及SDGs、目標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當天還有「跨單位合作」,結合北市消防局防災宣導,傳達防災知識,建立正確自助、互助及助人的觀念。現場還設有與台北市啟明權益促進會合作之視障按摩,落實提供弱勢族群工作機會與傳達客家社群關注公益不落人後之精神。

 

終身學習不停歇

6/25搶先線上報名

       臺北客家書院誠摯歡迎市民朋友加入終身學習行列!114-2期課程預計於6月25日(三)上午10時開放線上報名,依性質分為1-3學分課程與免學分費課程,1學分費用800元,於6月25日(三)至7月04日(五)16時報名者,享早鳥優惠免收200元報名費;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滿65歲以上、主題公園志工等身份,享有學分費5折優待。(以上優惠「免學分費課程」不適用)

     

       報名與繳費請上網搜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課程洽詢(02)2369-1198#322、324、325,或至「臺北客家書院」查詢。

  • 1140612北市客基會新聞 臺北客家書院114-1成果展.odt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1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2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3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4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5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6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7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8_0
  • 臺北客家書院114學年第1期成果展示意圖-9_0
Posted on

自114年6月24日起,艋舺大道(艋舺大道336巷至西園路)平日上午7至9時試辦調撥車道,以提升車流紓解效率

為有效紓解上午尖峰下華翠橋往臺北市方向車流紓解效率,本市交通管制工程處(以下簡稱交工處)預計於114年6月24日起試辦調撥車道措施,於平日上午7至9時調撥艋舺大道336巷至西園路南向1車道供進臺北市車輛通行,以增加該路段行車效率。

試辦期間,交工處將於艋舺大道(華翠橋至西園路間)增設告示牌,以提醒用路人調撥時段開放艋舺大道336巷至西園路之南向1車道供左轉車輛行駛,原往北最內側左轉專用車道則提供直行車輛行駛。交工處特別籲請駕駛人遵循現場交通標誌、號誌指示行止,以維行車安全與順暢。

-以下空白-

  • 1749706619721
Posted on

受熱低壓TD02影響 北市水利處已加強整備 提醒民眾防災

       本市災害防救辦公室提醒,TD02今(12)日02時位於臺北南南東方約700公里之海面上,以時速38公里向西北快速移動,預估TD02將於今白天轉往北北西行進於今晚間至明(13)日上午通過北臺灣近海,屆時本市將發生較顯著的雨勢。

        水利處呼籲市民朋友,雖目前預報尚有不確定性,仍請隨時注意天氣動態。另外,提醒民眾要做到三件事,請市民要清空水溝蓋板上方的障礙物,要有人員裝設防水閘門。最後,建議加入「戀戀水綠 臺北水利」官方LINE,接收水情資訊,多管齊下來減少災害損失。

        第一步,要清空住家附近水溝蓋板上方的障礙物,保持水路通暢。水溝蓋上常見的阻礙物包含:盆栽、腳踏墊、塑膠板和樹葉等,大雨來襲時,會讓雨水排不進水溝,造成路面積淹水現象。

        第二步,在建築物停車場及一樓住家等出入口,及時設置防水閘門(板),短時強降雨的發生,很容易就超過了雨水下水道設計的保護標準,時常淹進一樓住家或地下室,而裝設防水閘門(板)才能在暴雨來襲時,第一時間自我保護,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

        第三步,要及時接收資訊,水利處也推薦市民打開LINE,將「戀戀水綠 臺北水利」(https://page.line.me/nyy4696t)加為好友,這是水利處的LINE官方帳號,訂閱「水情警報器」功能,可接收雨量警戒,第一時間展開自主防災,還可提供雨量、河川水位、雨水下水道水位、抽水站狀態、淹水點查詢等功能,讓市民朋友快速獲得水情相關資訊。此外,也可下載本府「行動防災APP (https://goo.gl/hNz1Ef)」或「臺北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訂閱市政訊息/安全護照/水情訊息),主動了解降雨資訊。

        最後呼籲市民,暴雨來時,能應變通知的時間真的很短暫,防汛期間要提高警覺,全民動起來為防災作準備,做到以上三件事,能擁有自主防災應變能力,並結合科技防災的資訊,才能有效減少災害的發生機率,減少損失與不便。


       

  • 水溝上面要清空 以免阻礙水流
  • 清空水溝蓋上方 保持水路暢通 否則容易造成積水
  • 暴雨來襲前做好地下空間防護 架設防水閘門減少災損
  • 戀戀水綠臺北水利 LINE 提供即時水情資訊
  • 掃描戀戀水綠臺北水利 QR CODE 立即加好友 第一手水情報你知
Posted on

大貓熊生日 獸醫師揭秘大貓熊保養日常!

為了掌握動物園裡動物的健康與福祉,除了動物保育員們的日常照顧與行為觀察,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獸醫師們,還會定期為動物們排定健康檢查。大貓熊作為全球物種保育最具代表性的旗艦物種保育大使,牠們的健康狀況始終是各界關注焦點。臺北市立動物園醫療團隊獸醫們定期為大貓熊進行健康檢查,監測牠們的生理狀況,並在需要時提供專業的醫療照護。從日常的營養管理、行為觀察,到複雜的疾病診斷與治療,定期的健康檢查,對於確保動物們的生活福祉、健康,乃至於整體物種的永續發展,扮演著關鍵角色。動物園今(2025)年在大貓熊家族「圓寶」(6/28)、「圓仔」(7/6)與「圓圓」(8/30)生日之際,在舉辦派對活動之外,更將首度推出「大貓熊獸醫聊天室」,邀請對大貓熊幕後醫療與照護工作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限定的「與獸醫師有約對談活動」,深入了解大貓熊照養團隊的專業照護工作。同時也推出限量「圓氣食竹」動物認養線上捐款活動,當日現場還有實體保育教育推廣駐站,邀請大家一同為保育盡心力。

6月28日為動物園歷經10日休園後重新開放的第一天,也是大貓熊「圓寶」生日,邀請所有關心大貓熊與野生動物保育的朋友們,一同來參與這場充滿教育與樂趣的生日會,繼續支持大貓熊與其野生動物保育。

 

【活動】大貓熊歡樂派對系列活動

「大貓熊獸醫聊天室」

將透過零距離體驗獸醫師在照顧大貓熊的日常,想知道大貓熊如何看牙、測視力或做物理治療嗎?在「大貓熊獸醫聊天室」將由專業獸醫親自解說每隻大貓熊的健康照護重點,搭配創新手動操作體驗,讓參與的民眾理解動物醫療大不易。活動將依大貓熊「圓寶」(6/28)、「圓仔」(7/6)、「圓圓」(8/30)不同年齡層著重不同的照養醫療經驗分享,活動報名詳機關網公告。

「圓氣食竹」動物認養線上小額捐款

6 月 20 日起開放「圓氣食竹」動物認養線上小額捐款活動,民眾將有機會獲得獨家暖心限量文宣品。在2024年廣受好評的壓克力夜燈組將重新設計,完美呈現圓仔與圓寶的可愛身影,搭配溫潤的木質底座,絕對值得收藏。同時,全新推出大貓熊「圓圓、圓仔、圓寶」三款限量閃卡,每張卡片都精心收錄了大貓熊們獨家的可愛小故事等你探索。這系列文宣品不僅極具收藏價值,每一筆捐款都將投入動物保育、學術研究、物種飼養管理及教育推廣等工作妥善運用。

A方案:雙寶夜燈大全配 (限量100組,捐款1,300元):包含雙寶大貓熊木座夜燈與雙寶大貓熊閃卡。

B方案:花好月圓夜燈擴充組 (限量100組,捐款800元):包含雙寶大貓熊壓克力片與雙寶大貓熊閃卡。

「PANDA LIGHT UP:熊熊閃一夏」10:00-15:00

在6月28日、7月6日、7月26日、8月9日、8月30日於大貓熊館一樓出口電梯前,動物認養實體推廣攤位也將舉行為期5天的推廣活動,期間將提供限定限量圓圓閃卡、動物繡片組合、環保杯套等捐款禮,詳情將於6月20日公布。

 

大貓熊歡樂派對系列活動詳情請以機關網教育活動公告為主。

  • 針對大貓熊圓圓的特別照顧,將以高齡動物關節照護開講
  • 眼睛是靈魂之窗,獸醫師將從眼睛保健來談談大貓熊圓仔
  • 牙齒與健康息息相關,獸醫師將由牙齒保健開始談貓熊照護(圖為大貓熊圓寶)
Posted on

●北市府慰勞首梯14天教召後備官兵弟兄 張溫德副市長向教召英雄們致敬

  臺北市政府張溫德副市長今(12)日偕同兵役局李治安局長、臺北市軍人服務站吳遠里站長,前往臺北市網球中心慰勞接受14天教育召集訓練的後備弟兄計356人,代表蔣萬安市長表達關懷慰問之意並致贈慰勞金,全程由臺北市後備旅旅長顏宏哲上校陪同,受到召員們熱情歡迎。

  張溫德對召員們都能「聞令報到」,暫時放下工作,離開職場與家庭來參與召訓,用行動來支持國家政策及守護家園的精神表示肯定,同時也期勉全體教召弟兄能藉由這幾天的訓練,找回過去在軍中的記憶,做最好的準備以備不時之需,肩負起「保國、保鄉、保家、保產」使命,一同攜手守護臺北家園。市府也會全力打造臺北成為「安全」、「運動」和「未來」之都,提升城市治理效率與市民的生活品質。

  顏宏哲表示,為因應兩岸情勢變化,強化後備軍人臨戰效能,臺北市後備旅自6月7日起至20日止首次實施為期14天的教育召集訓練,此次教召規模配合戰術位置,分別在內湖地區臺北市網球中心等3處地點進行訓練,並新增戰鬥教練、快速反應射擊以及戰傷救護等課程。

  天氣炎熱,張溫德除代表蔣萬安市長致贈召員們運動毛巾及冰涼的豆花甜品,為正在接受戰鬥教練課程的召員加油打氣外,更轉達市長暖心關懷,提醒召員們注意補充水分與訓練安全,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張溫德也向在場的召員弟兄們表示,為減輕青年創業初期的營運壓力,市府針對租賃北市共享空間的青創團隊提供補助,每月最高可補助1萬元,補助期限最長達6個月,希望透過這項補助措施,協助青年克服創業初期的挑戰,穩健邁向創業之路,與臺北共好。

  • 1.臺北市政府張溫德副市長今(12)日率團前往臺北市網球中心慰勞接受14天教育召集訓練的後備弟兄,受到召員們熱情歡迎。.JPG
  • 2.張溫德副市長感謝召員們「聞令報到」,用行動來支持國家政策,一起守謢臺北家園。.JPG
  • 3.臺北市政府張溫德副市長今(12)日代表蔣萬安市長關懷慰勉後備軍人教召辛勞,並致贈慰勞金。.JPG
  • 4.臺北市政府慰問團與市籍應召員合影。.JPG
  • 5.張溫德副市長代表蔣萬安市長致贈召員運動毛巾、冰涼甜品,為正在受訓的召員們加油打氣。.JPG
  • 6.張溫德副市長至寢區關懷市籍召員住宿環境。.JPG
  • 7.臺北市後備旅顏旅長向張副市長介紹召員使用之臨時衛浴。.JPG
Posted on

石牌國中-以終為始 逐夢不止—石牌國中第35屆畢業典禮

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一段139號

業務聯絡:學務處  覺筱瑩主任(02)28224682轉231

新聞聯絡:教務處  陳瀅如主任(02)28224682轉221

【發稿日期:114年6月12日】

【主題:以終為始  逐夢不止—石牌國中第35屆畢業典禮】

【臺北報導】臺北市石牌國中舉行第35屆畢業典禮,主題為「以終為始,逐夢不止」,意指畢業典禮拉下國中生活帷幕,揭開高中生活序幕。結束,象徵新的開始,石中人持之以恆邁向理想。蔣萬安市長在「追尋卓越,夢想無限」祝福影片致詞提到「夢想可以很大,未來也可以很多元,相信你們只要持續努力,勇敢前進,面對課業人際人生方向的抉擇,保持善念初心,願意負責的態度,就能不斷超越自我。」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24956/adff10f6-bd5d-4339-bae7-2453acf4e674.jpg

 石牌國中的畢業典禮是結合全校之力與師生之情的盛宴。課程部分,音樂老師選拔領唱歌手與教唱畢業歌,視藝老師結合課程製作畢典胸花;活動部分,規劃雙語司儀以畢典國際化回應世界全球化;教孝月比賽選手透過演唱活化傳統的在校生致詞;石中KPOP熱舞社與育達高中表藝科E.M.P Crew進行熱舞表演。畢典最溫馨的彩蛋是九年級導師合拍的畢業影片,最驚喜的來賓是F.F.O《原子少年2》冠軍團。此外,石牌國中校友會為了回饋與致敬母校,特別在畢業獎項增加「校友會長獎」。校友會熱烈邀請畢業生成為永遠的石中人,入會連結為https://reurl.cc/A0A8gZ。

 家長會穆彥豪會長:「畢業是起點不是終點,祝福畢業生邁向更寬廣的舞台,石中是蘊育你們成長的地方,也是你們永遠的家!」學務處覺筱瑩主任:「謝謝親師生齊心合作、黃桐良校長的支持及訓育組長吳怡貞老師的規劃,讓學生擁有動感畢典與感動回憶。」九年級級導師詹家佳老師:「帶著這三年的成長,前往下一站。高中生活更自由多彩,視野更寬廣,因此自律更加重要。祝福每位畢業生都能有璀璨美好的未來。」

 教育局長湯志民提到「希望所有畢業生都能學會做學習的主人,只有願意主動探索,勇於提問,持續學習,才能追求真正的卓越。」石牌國中黃桐良校長認為「教育的可能有很多種,畢典的形式也有很多元素,第35屆畢業典禮是一場以學生為主體的畢業典禮,要用歡欣心情歡送畢業生,同時也能引發學生的感動。」

  • 新聞稿1140612石牌國中-以終為始 逐夢不止—石牌國中第35屆畢業典禮.pdf
  • 石牌國中首次增設校友會長獎
  • 石牌國中在校生致詞表演.JPG
  • 石牌國中黃桐良校長校長預計頒發畢業證書.JPG
  • F.F.O《原子少年2》冠軍團至石牌國中畢業典禮表演.JPG
  • 石牌國中畢業典禮雙語司儀
Posted on

文山幼兒園-長者與孩子共融,市立文山幼兒園與興隆老人日照中心連結代間感情

臺北市立文山幼兒園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立文山幼兒園

業務及新聞聯絡:臺北市立文山幼兒園  教務組長 劉心瑀 02-2939-5526轉12

【發稿日期:114年6月12日】

【主題:長者與孩子共融,市立文山幼兒園與興隆老人日照中心連結代間感情】

【臺北報導】臺北市立文山幼兒園長期致力於建立與社區的合作網絡,重視親師生與社區的互動與共融,讓幼兒園的孩子能夠將學習的場域擴展到社區,與周遭的人事物進行更深入的互動。因此,本學期特別與臺北市興隆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合作,推展代間學習活動。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24960/97acc5e2-badc-45a9-a60f-ccf42d6f410f.jpg

 興隆老人日照中心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紅心字會負責運營,除了提供長者生活照顧外,還積極推動各種活動以充實長者的新知。文山幼兒園的孩子每月會散步前往日照中心,並與長者一起參與多樣化的互動性學習活動。這些活動的內容均由師生共同討論設計,特別針對長者的需求而規劃,因此每個月爺爺、奶奶們都很期待孩子們的到訪。

 每次活動開始時,孩子們會透過簡單的兒歌和律動來開啟互動,讓大家一起動動身體。活動中設計了各種遊戲,例如利用口訣進行疊杯遊戲、傳球遊戲、顏色配對、一起尋找指定顏色的紙型花朵,並將花朵和小吸管串成項鍊,由孩子們幫長者佩戴。在母親節期間,孩子們更自發地製作卡片與彩沙瓶,送給爺爺、奶奶們。當孩子們鼓起勇氣,靦腆地遞出彩沙瓶時說:「這是我做的彩沙瓶送給您!」,長者們紛紛讚美「好漂亮,真貼心」,甚至感動得流下淚水。這樣的互動充滿了愛與祝福。回到學校後,孩子們也紛紛分享自己的感受,如「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分工合作串項鍊,他們也好棒都願意試看看」、「我和奶奶說話很溫柔,幫奶奶搥背,奶奶說我搥得很好」。家長們也對學校安排這樣的代間學習活動表示肯定與支持。

 文山幼兒園表示,代間活動讓不同世代的孩子與長者共同參與學習。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趨勢下,推廣與持續實踐代間活動是很重要的。在多次的活動中,長者與孩子們亦師亦友,共同合作完成遊戲,透過每次歡笑愉悅的互動,孩子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長者的需求,學習如何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互動,進一步加深代間的情感聯結。從幼兒園開始扎根推動的代間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展代間學習活動,讓愛與共融得以延續。

  • 新聞稿1140612文山幼兒園-長者與孩子共融,市立文山幼兒園與興隆老人日照中心連結代間感情.pdf
  • 幼兒與長輩用小口訣玩疊杯遊戲,讓長輩的抓握更敏捷
  • 幼兒和長者暖心互動,幫爺爺搥背。
  • 銀幼共學相互合作,用紙型花瓣和小吸管串出漂亮的項鍊。
  • 共融學習,針對長者的需求而規劃設計遊戲。
  • 每個月師生透過不同的遊戲,讓幼兒與長者對話,連結代間感情。
Posted on